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前身为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藏书楼。1919年10月建成图书馆大楼,命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图书馆。1921年,更名为交通大学图书馆。1956年,图书馆大部分工作人员及百分之九十二的藏书随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7年9月,交通大学图书馆随校分设西安、上海两地。1959年9月,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独立建校,图书馆相应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由两部分组成,北楼建于1961年7月,建筑面积为11200平方米,南楼1991年3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1995年5月4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同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为之题写了馆名。
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2001年,三校图书馆随之合并重组,重组后的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由钱学森图书馆和医学分馆、财经分馆组成。2003年,医学分馆与财经分馆合并成为雁塔校区图书馆。2019年,创新港图书资料中心正式开放。现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由兴庆校区钱学森图书馆、雁塔校区图书馆、创新港图书资料中心三部分组成。
截至2023年底,图书馆累计藏书超过596万册,国内外电子资源库143个平台,约350个子库,国内外电子图书超过234万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7.6万余种。形成了以理、工、管、文、医学、财经为重点的多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图书馆为师生提供学术资源和知识服务、移动图书馆服务和远程访问服务。
近年来,图书馆开辟了iLibrary Space、PBL Space、经济学人空间、阳光沙龙、圕香啡语、24小时自习空间、安静学习区、新书阅览空间、主题图书阅览空间、文化展览空间、星空报告厅、钱学森科学精神与教育思想展厅等多样化空间。其中,钱学森科学精神与教育思想展获批“2023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通过空间服务,以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践行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是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西北地区/陕西省中心,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陕西省地区中心,教育部外国教材中心(电子、电力类)。也是首批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首批陕西省专利导航服务基地。陕西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2023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顺利加入了国际大学图书馆协会(IATUL)。
屹立风雨百余载,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历经沧桑、百折不挠。未来,图书馆将继续以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图书馆为目标,将图书馆打造成为学校的资源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和文化中心。
更新日期:2024年3月5日
| |||||